条形码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条形码是我们企业标识的一部分,是识别、物流和可追溯性中的关键元素,无疑与联合条形码系统的本质相关联。这是它的历史:
很复杂,而且关于其诞生也存在着一些争议。一些理论认为它的出现与识别有轨车辆的系统有关,另一些理论认为它起源于二十世纪中叶的哈佛,还有一些理论则提到它是五十年代宾夕法尼亚的两位学生创造的。同样,对于该工具识别的第一个产品也没有一致意见,因此也存在多种可能性。
SILVER 和 WOODLAND:条形码之父?
不过,提出意见的大部分人都同意这种识别系统起源于 1948 年的美国宾夕法尼亚。Bernard Silver 和 Norman Joseph Woodland 当时正就读于费城的德雷塞尔大学。一天,他们注意到当地连锁超市Food Fair的所有者与该大学的院长接洽,希望能够找到优化库存追踪的解决方案。当时,这两名学生也参与了此项目。
几个月后,他们提出了一个系统,用荧光墨水标记产品并用紫外线来进行识别。这个主意不错,但是它不像超市总裁 Samuel Friedland 所希望的那样简单,也就是说,这个方案没有成功。
Norman Joseph Woodland(左)和 Bernard Silver(右)
然后,Woodland 个人接受了这项挑战,他决定辍学并搬到了迈阿密,以全身心地投入系统开发,即通过这个系统对商店里的产品信息进行编码。还有一种不实的说法是,Norman 有一天在海滩上玩着摩尔斯电码的时候,他决定将沙滩上的点和线垂直延伸,由此创造出了第一个由粗细线条和空格组合而成的(摩尔斯)条形码。后来,他对草图进行了重新设计,使线条排列成同心环,这样无论产品放置在货架的什么位置,圆形条码都可以被读取到。
Woodland 和 Silver 专利的圆形条码
以此开发为基础,Silver 和 Woodland 于 1949 年 10 月 20 日向专利注册处提交了申请并于 1952 年 10 月 7 日被批准(代码2.612.994):一种由不同粗细的同心线条构成的圆形条码。该想法始终未被投入实践,因为读取信息的方式复杂,导致流程昂贵。这项专利最终被卖给了美国公司RCA,Woodland 开始了在IBM的工作,而 Silver 未能看到自己的想法被付诸实践便与世长辞了。
COLLINS、ALEXANDER 和 STIETZ:条形码的其他创始人
与此同时,在 50 年代,为 Pennsylvania Railroad 工作的MIT学生 David Collins 意识到了自动识别有轨车辆的潜在需求。
完成学业后,他便就职于GTE Sylvania,在那里他将自己的观察告诉了两位工程师 Raymond Alexander 和 Frank Stietz,自此,他们一同开发出了KarTrak;一种编码了十位识别数字的位于有轨车辆侧身的彩色折射条纹系统。这通常被视作第一个成功投入商用的条形码,然而,它是一种较为简单、非常具体和相对成功的方法。该系统于 1961 年至 1967 年在波士顿和缅因州进行了测试,但在 70 年代初,当它成为了整个美国的标准时,经济危机却导致了铁路公司的破产浪潮。这种局面再加上识别过程中车辆脏污的问题共同致使了这种方法在七十年代末期就被废弃了。

LAURER:条形码的标准化
这是 1966 年,超市的购物体验极差。收银台人满为患,排着长队的人们恼怒地等待着付钱购买日用品的现象并不少见。就在此时,美国国家食物连锁协会(NAFC)提议开发一种通用的标签和扫描系统,用以加速排队进程。他们组织了一轮招标,十四家公司申请开发解决方案。RCA是这十四家公司中的一家,发布了名为靶心的第一轮代码,它是两名费城学生的专利的进化版。但是,IBM作为参与展示的另一家公司,决定开发自己的系统。项目领导人 George Laurer 获得了 Woodman(至今仍就职于该公司)的宝贵帮助。因此,他们延续了矩形垂直线条的原始想法,添加了以代表行业类型的不同字母标记的五种变型。
1972 年 7 月,RCA在辛辛那提的Kroger商店启动了为期 18 个月的试验。手动将印在小贴纸上的条形码与价格标签粘在一起。这种代码经验证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打印机不可避免地会在圆形条码上留下墨迹,导致其从大部分方向都无法读取。但是,IBM的 Laurer 和 Woodland 开发的直线代码是沿着条纹的方向进行打印的,因此,多余的墨水只会让代码“变高”,而不会影响可读性。1973 年 4 月 3 日,IBM的设计被选为NAFC标准。
1974 年 6 月 26 日 08:01,在俄亥俄州的Marsh超市里,一位顾客购买了一包箭牌口香糖,扫描的是收银员 Sharon Buchanan,这就是第一件用条形码读取器扫描的产品。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